(这是原来装11.04的时候写的,发表在了 枪花\记忆 上。前不久尝试用此方法安装11.10,成功!所以在此分享!)以下是正文:
这是我装Windows 7和Ubuntu 11.04双系统的经历。需要的可以看一下,如果安装的是11.10,把对应的文件名改成你下载的Ubuntu 11.10的镜像名即可!
最近在网上看到了Ubuntu官方发布了基于Linux的新版本Ubuntu的消息,网友反响很不错。版本号是11.04,也听说11.10版要出来了。这是2011年4月28日发布一个正式版本。官方名称是Ubuntu11.04(Natty Narwhal)也译作“敏捷的独角鲸”。首次将其默认桌面由GNOME改为Unity。这也是我首次体验Ubuntu,对它了解不是很多。
当我最开始了解电脑系统的时候,我就只知道Windows。后来才知道有Mac、Linux和其它一些不知名的系统。上次接触Linux,还是我买笔记本的时候。那时我的acer笔记本预装的是Linpus Linux BE系统。开机进去之后全是英文字符,有的甚至都不是单词。搞了一上午,也没有进入桌面。直到出现一系列的Error,才送到电脑店里装了一个萝卜家园的Win7。后来才知道那是正常的!
最近一次是帮我宿舍一哥们儿买了一台acer本,还是预装那个系统。这次我特意仔细观察了它的开机过程,直到他出现Welcome to Linpus Linux BE,然后停在那里不动。打电话问acer工程师,他说这就是进去了的!!!还说这是宏碁为了节约成本才这样做的,要知道Windows7 Home Basic也得399元!也就是说要想在这个没有图形界面的系统里操作,得用指令。我听到这,我真…直接叫别人过来帮忙装了一个Win7旗舰版。然后驱动、软件一装,要设置的一设置,该优化的一优化,现在用得挺顺畅!
上次偶然听同学说他电脑里装的那个Linux有图形画界面。而且也了解这个版本Ubuntu有图形界面,而且启用显卡支持时还有3D特效。所以决定冒险试一哈!在正式动手安装之前我上网查了很多教程和资料。但是因为这个版本是4月28日才发行的,所以网上关于它的资料不是很多,有用的更是不多。大多数人介绍的方法都是以往Ubuntu的安装和设置方法,好多在这个新版本上面根本就不行。有的涉及到Ubuntu的分区 /、swap、/home。而且安装方法五花八门,什么Wubi、EasyBCD、GrubDOS还有硬盘、光盘安装。这里我比较推荐用EasyBCD。因为我试过,简单不会出现问题,它也不涉及硬盘的分区。要是让你们创建Ubuntu的分区你们一定会晕的。GrubDOS不适合新手使用,操作复杂容易引导失败。
在安装WU双系统之前我准备了一些东西:
Ubuntu-11.04-desktop-i386.iso(ubuntu 11.04的镜像文件)
EasyBCD 2.0.2 (用来编辑引导选项,很实用)
UltraISO 9.3.6.2750 (用来编辑镜像,功能很强大,在网上搜一个注册码就可以注册成功)
Acronis Disk Director Suite v10.0.2160汉化包 (可以在win7下对硬盘分区进行编辑)
我首先是安装好Acronis Disk Director Suite v10.0.2160不运行,重启!以管理员身份运行汉化包里的“Diskdirector汉化”程序,汉化并启动了Acronis Disk Director Suite软件。准备在里面对电脑硬盘空间进行调整。
我原来是四个分区,分别是C:30G、D:80G、E:88、G、F:90G。好像是这么多,我也记不清楚了。但这个不是重点,重点是得腾出空间给Ubuntu。我计划是给他一个30G左右的空间。我硬盘是这样使用的:C盘使系统所在分区,D用来安装应用软件,因为有一种说法是靠近硬盘驱动器的分区读取速度会相对快于较远的分区,所以除了C盘,D盘是首选。至于这种说法正不正确也不必深究,硬盘使用完全属于个人习惯。E盘是用来存放我的文件的,软件包、文档、照片、以及其它重要的个人文件。F是里面是Download、kankan、kugou还有一个隐藏的Internet temporary files,懂的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什么。主要用来储存IE、Opera、迅雷等浏览器及下载软件下载的文件、音乐、影片和作为各种浏览器临时文件夹的。D盘F盘还有大量的空间可供使用。虽然F盘可用空间超过30G,但那30G空间我不想都从F盘上分出来,以免以后硬盘使用紧张。
我用Acronis Disk Director Suite把D盘分20G出来了,然后把那20G合并到F盘。然后又从F盘分30G出来了,作为G分区。Acronis Disk Director Suite的使用方法网上都有。在磁盘管理里面格式化G盘,然后删除它,现在计算机能够识别的硬盘大约是270G左右。
然后把Ubuntu-11.04-desktop-i386.iso复制到C盘根目录下(就是放C盘里,不要放在文件夹里),然后用UltraISO打开镜像文件,把里面casper 文件夹目录下的 vmlinuz 和 initrd.lz文件复制到C盘根目录下。也就是说C盘根目录下要vmlinuz 、initrd.lz、Ubuntu-11.04-desktop-i386.iso三个文件。然后安装并运行EasyBCD。界面是英文,但我现在打开了软件,重复了一遍使用过程。Add New Entry→Neo Grub→Install→Configure。然后它会弹出一个记事本,把以下内容复制粘贴到文件尾部:
title Install Ubuntu
root (hd0,0)
kernel (hd0,0)/vmlinuz boot=casper iso-scan/filename=/ubuntu-11.04-desktop-i386.iso ro quiet splash locale=zh_CN.UTF-8
initrd (hd0,0)/initrd.lz保存并退出,重启。在win7的启动菜单里除了以往的Windows7、MX Dos8、GHOSTv2010外还多出了一项NeoGrub Bootloader选择它并启动。接下来你就会进入到一个陌生但又华丽的界面,没错这就是ubuntu的Unity界面!
不要欣喜,你的安装还没有结束。要想继续完成安装你还得点击桌面上的安装图标。但在安装之前你还有很重要的一步要做。就是打开终端(点击桌面右上角,在出来的界面中选择“已安装程序”,在里面找到“终端”点击它,或者快捷键Ctrl+Alt+T来打开终端)在里面输入:sudo umount –l /isodevice然后确定。这是为了取消它与win7所在硬盘挂载。
所谓的终端就相当于Win里面的cmd,打开终端就相当于Win+R 输入cmd然后Enter。在win里面在cmd里执行的命令都是以管理员的权限执行的,而在Ubuntu终端里面执行指令时都是以标准用户执行的。获得最高权限的办法是终端:sudo su 。它会提示你输入密码,输入过程是看不见的。输完之后点确定。它会在你用户后面多一个#,比如说我的用户是Acer-Aspire-4738G-leleyuer,在获得权限之前在终端里显示是Acer-Aspire-4738G-leleyuer$,获得root权限之后就是Acer-Aspire-4738G-leleyuer#。这里的root就相当于win里面的Administrator。
扯远了,继续ubuntu的安装!取消与硬盘的挂载之后,点击桌面上的安装图标继续安装。其中有三个需要注意的地方:一个就是中间有一项要选择“与Windows7共存”,再就是安装时选择“最大空闲空间安装”好像是这个选项,不太记得了。如果你要装Ubuntu,到时自然就知道我说的是哪里。最后就是创建账户时,你得记好密码。以后进入系统、安装软件、执行命令全得用到它,如果忘了会很麻烦。另外就是安装时记得语言选择中文简体,接下来按提示一步一步完成安装。OK!当一切完成之后你就拥有了一个ubuntu系统了,你的电脑就有了Windows&Ubuntu双系统了。
重启进入到win7,删除掉C盘根目录下的vmlinuz 、initrd.lz、Ubuntu-11.04-desktop-i386.iso三个文件,然后运行EasyBCD移除启动项NeoGrub Bootloader。
此时你的工作已经完成了90%的安装过程,还有最后的设置,搞定这才算结束。重启,你会发现电脑开机有一个紫色的界面。这就是传说中的GRUB引导菜单。里面有五项:
Ubuntu,Linux 2.6.38-8-generic
Ubuntu,Linux 2.6.38-8-generic (恢复模式)
Memory test (memtest86+)
Memory test (memtest86+,serial con
Windows 7 (loader) (on /dev/sda1)
可以看得出来Win7在最下面。系统在GRUB引导系统停留10秒之后,默认引导进入Ubuntu系统,界面就是那种Unity界面。虽然可以向下高亮Windows 7 (loader) (on /dev/sda1)
项,使它引导进入win7,但这样是不是很不爽?OK!这个可以搞定!进入Ubuntu打开终端:sudo gedit /boot/grub/grub.cfg确定,会弹出一个记事本文件。如果不行先输入sudo chmod +w /boot/grub/grub.cfg确定,这是为了赋予你root权限。然后再输入刚才那个指令,那也是让你以高权限编辑grub.cfg的,这个grub.cfg存在于文件系统/boot/grub/下。很重要,使系统的引导文件,里面有grub引导的默认配置。平时不要随便改,除非你懂!在记事本里面找到:
### BEGIN /etc/grub.d/00_header ###
if [ -s $prefix/grubenv ]; then
load_env
fi
set default="0"底下那个0是可以修改的,要想默认引导win7,就得把它改为4。由上面的grub里的信息可以看出win7在滴第5位。而grub默认最上面是0,所以win7对应的值是4。改了之后点击左上角文件→保存,然后打开终端:sudo update-grub,这是更改了grub信息之后的跟新操作,我是这样理解的。重启之后你就会发现,光标默认是在最下面的Windows 7 (loader) (on /dev/sda1)的选项上,等待10秒,默认引导进入win7。
但即使是这样,还是不是有点不爽啊?因为它的光标在最下面,看着别扭。嗯,我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也有解决办法,让win7在最上面,默认引导win7.打开终端:sudo mv /etc/grub.d/30_os-prober /etc/grub,d/06_os-prober确定,可能会要求你输入密码!输入密码,确定!终端:sudo update-grub确定。重启看是不是效果达到了?
接下来就是开机GRUB引导时间了。默认是10秒,太长了。网上是说修改为3 秒,但我觉得又太短了。5秒比较合适。还是打开终端:sudo chmod +w /boot/grub/grub.cfg确定,sudo gedit /boot/grub/grub.cfg确定。找到:
if [ ${recordfail} = 1 ]; then
set timeout=-1
else
set timeout=10或者用工具栏的搜索,搜索“timeout”。全文只会出现两次且挨在一起,就是如上文。在下面那个timeout后面的值就是引导等待时间。是下面那个10,不是上面那个-1。把10改为5,保存退出。终端:sudo update-grub确定。重启后就会看到效果了。
还有就是更改GRUB引导菜单里选项的名称。例如Windows 7 (loader) (on /dev/sda1)修改为win7或者Ubuntu,Linux 2.6.38-8-generic修改为Ubuntu11.04。终端:sudo chmod +w /boot/grub/grub.cfg确定,sudo gedit /boot/grub/grub.cfg确定。找到如:
menuentry "Ubuntu, Linux 2.6.38-8-generic" {
insmod ntfs
set root=’(hd0,5)’或者采用上文搜素的方法搜素“menuentry”全文可能会出现多次。幸好关于它的几项都可以修改。在后面的引号中可能会出现Windows 7 (loader) (on /dev/sda1)、Ubuntu,Linux 2.6.38-8-generic等选项,将引号内部名称改为Windows 7或者ubuntu 11.04。然后终端:sudo update-grub确定。就一切搞定了。
里面还可以更改一些其它的默认配置。比如说分比率,引导菜单背景颜色,背景图片等。
另外还需要解决的就是联网问题,里面无线网络是不用配置就可以用的。而宽带,不管是路由器、拨号还是什么的,都需要配置。我现在还是用的无线,没有办宽带业务。所以也就没有配置,以后要用再说。
再就是装软件了,在桌面左边有一个软件中心。里面可以下载各种软件并安装。有OpenFetion甚至连CAD都有。但QQ现在还没搞定,安装过一次,但提示包的质量太差而装不上。不过算好还有WebQQ